二訪一品堂茶莊-學習分辨發酵茶的品種

【 茶的知識需要日積月累的持續學習】因為近期上班常常喝茶,想要更深入了解茶的知識,今天又來到一品堂茶莊請老闆教我如何分辨發酵茶的品種,老闆挑選幾款較具代表性的茶種做教學,這樣學下來,連我這樣外行人都可以分出茶的好壞,實在太有成就感了,感謝老闆無私的教學。

店家資訊

  • 一品堂茶莊
  • 地點: 台北市信義區和平東路三段233號
  • 電話: 02-2735-2607
  • 營業時間: 週一至週日 07:00AM~22:00PM
  • FB

今日品茶款式

今日品茶順序從右到左為,未發酵 : 綠茶 (三峽碧螺春)輕發酵 : 青茶 (阿里山烏龍茶)全發酵 : 紅茶 (日月潭紅茶)後發酵 : 普洱茶 (2014年7262熟普洱),每款不同發酵出來的茶喝起來味道大相逕庭,真是太有趣了。

一、未發酵 : 綠茶 (三峽碧螺春)

綠茶屬於條狀型
綠茶沒有經過浪菁的動作 (就是沒有發酵),直接萎凋 (走水,讓茶葉水份散失)後殺菁,揉捻成條狀泡茶時不須太多量 (150cc的容器只需5公克就好),因為條狀型葉子很快就打開了。綠茶為手工採茶但因為揉捻成條狀的過程比較容易梗和葉子分離,但仔細看葉子還是完整的一片,與機採茶茶葉會碎碎的不同

取其芽新,葉子較細小
綠茶採取前一、二段芽新的位置,葉子比較小比較嫩,所以熱水的溫度不要太高,因為沒有發酵過,泡的時間也不要太長,因為條狀型受熱面積大,茶的味道很快可以釋放出來為了在相同時間內公平和球狀型評比,故泡茶時間比球狀型短

綠茶茶色、口味都較清淡
綠茶比較適合平地北部的氣候故山峽是最大的綠茶產區。綠茶茶色,口味都較清淡。

茶園農藥很少
隨意挑選幾片綠茶茶葉,發現兩片中就有一片是很多蟲咬過的葉子,代表茶園農藥非常少。


二、輕發酵 : 青茶 (阿里山烏龍茶)

巃頭茶區的阿里山烏龍茶
今日品嘗的阿里山烏龍茶海拔大約900-1000公尺,為巃頭茶區的烏龍茶,和上次喝的阿里山烏龍茶外型差不多 (上次喝的頂湖茶區烏龍茶海拔高度大約1700公尺左右),但口感差很多,這樣一比較馬上就能分辨等級 (有興趣可點選一品堂茶莊品茶體驗的文章連結)。

茶球茶量要比條狀茶葉多
青茶量 (7公克)會比綠茶 (5公克)量多一點,因為球型受熱面積比較小 (葉子展開比較慢,茶葉中的物質稀釋比較慢),所以若要和條狀型在相同時間內泡出同等濃度的茶,茶葉公克數就需要比條狀型多。

阿里山烏龍茶有輕發酵
阿里山烏龍茶有輕發酵,茶湯顏色比綠茶深,味道也比綠茶濃郁。

經過發酵的葉脈邊邊會有紅褐色
經過發酵的茶葉,葉脈邊邊會有紅褐色,左邊為輕發酵青茶 (阿里山烏龍茶),右邊為未酵綠茶 (三峽碧螺春),可以看到左邊葉脈有些許的紅褐色。


三、全發酵 : 紅茶 (日月潭紅茶)

台茶18號-紅玉
今日品嘗的紅茶為日月潭紅茶-台茶18號-紅玉,葉子和綠茶一樣,都是揉捻成條狀,所以很難保持一心二葉,茶葉看起來梗和葉子是分離的,但其實都還是手工採的茶

紅茶屬於條狀型
紅茶和綠茶通常都習慣做成條狀型 (但也是有球型的紅茶),條狀型茶葉受熱面積大,熱水的溫度不要太高 ,大約85度即可

茶有薄荷味
紅茶有些泡起來會很澀,但這款台茶18號-紅玉的味道很溫暖,有點薄荷的味道。


四、後發酵 : 普洱茶 (2014年7262熟普洱)

如何判別普洱茶的身分證
7262=使用1972所研發的配方。
7262=使用6茶菜 (數字越小茶菜越嫩)。
7262=勐海茶廠出品。
所以這款熟普洱茶是2014年製作的,使用的是1972年的研發配方,真像是摩斯密碼一樣,真的只有內行人才知道的代號。

普洱茶也是手採茶
不要看普洱茶茶葉碎碎的,它還是手工採的茶葉,只是因為壓成餅狀 (茶餅)在稱重量的時候不容易完整取出。

普洱茶湯看判斷年份
普洱茶為後製發酵 (每天持續接觸空氣的過程中不斷氧化發酵),還分為青餅 (青餅就不算黑茶類)和熟餅 (黑茶),今日泡熟餅 (熟普洱),年份越久的普洱茶顏色會逐漸進入橙紅的階段,因為有多酚類物質、咖啡鹼物質

第一次看到茶的膠質
茶湯放久了杯子內部上方還有一圈茶葉的膠質,其實茶葉都有果膠質,只是普洱茶紅茶的茶湯顏色深,比較明顯。


從葉子看發酵程度

不同發酵程度從茶的顏色就可以看出來
葉子黃綠色未發酵 : 綠茶綠色茶葉葉脈邊邊有一點紅褐色為輕發酵 : 青茶葉子全紅的為全發酵 : 紅茶黑葉子的為後發酵 : 普洱茶

茶的口感排順序
從茶喝起來的口感排出自己最喜歡的順序及原因,從喜歡→不差 (喝一品堂的茶還沒喝到很不喜歡的,所以只能用不差來形容XD), 輕發酵青茶全發酵紅茶後發酵普洱茶未發酵綠茶

輕發酵青茶 : 品嘗過阿里山烏龍茶和福壽山烏龍茶真的是回不去了,茶香味可以留到晚上都還會殘留在嘴巴裡,青香又回甘
全發酵紅茶 : 以前紅茶會是第一名,因為紅茶有烘焙過的味道,很香,有時也會有點咖啡的香味,但一樣,品嘗過清香型青茶,紅茶只能排第二名了XD。
後發酵普洱茶 : 普洱茶沒有排最後真是有點意外,因為從以前就不喜歡普洱茶的灰塵味,但今日的普洱茶有扳回一城,喝起來很順口有沉香的味道
未發酵綠茶 : 品嘗過清香型青茶很難在喝其他沒有發酵過的茶,因為淡淡的茶香味和青香又回甘的青茶完全不能比較。


學習體驗心得

品茶真的很神奇,喝越多越能分辨細微的差異,每次經過老闆的分析及教導,對茶的味道就越來越敏銳,例如同樣都是青茶,現在的我就能喝出海拔1700公尺和和900公尺的茶厚度不一樣。茶的特性,除了可以從茶湯及茶葉的顏色輕易辨識是屬於未發酵、輕發酵、全發酵、後發酵外,剩下的真的只有靠實際品茶最準了 (想了解如何泡茶可點選一品堂茶莊品茶體驗的文章連結)。
一品堂茶莊老闆真的超級有耐心,回答我100個為什麼,而且還不厭其煩的慢慢教我,另外也給我兩包樣品讓我回家練習,外加借我白瓷茶葉評鑑組磅秤,老闆這麼熱心真是不能丟一品堂茶莊的臉,回家要好好練習泡給家人品嘗XD。

nancy
nancy

喜歡用照片捕捉當下的景色,用文字紀錄旅行的細節,集結成自己的旅遊地圖,為旅行添加了更多回憶。喜歡聆聽導覽解說、欣賞特色建築、品味獨特料理,深度探索每個地方,讓旅行多了些意義,更喜歡家人一起出遊玩樂的自在。